企业产业报告
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十大楔形绿地之一,位于上海浦东新区,总占地14.5平方公里,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3.5平方公㊣里,绿化率达88.8%,
该项目规模庞大□□□□、影响力广,AECOM以多专业协同的视角,提出总体愿景:通过引入以生态为导向的开发(EOD)理念,重新定义绿色公共空间的边界,在社区与绿地之间建立多样□□□、可达□□、可步行□□、可骑行的生态活力链接。
作为碧云绿地的景观设计方,AECOM长期密切地与浦开集团合作,从2014/15年的规划竞✅赛,到一期至六期的设计与落地,见证着这片“城市绿肺”从愿景成为现实的每一步。
浦东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,河流□□、湿地□□□、农田逐步被✅混凝土所✅取代,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被改变,这无疑削弱了该地区应对极端天气的适应力。
碧㊣云绿地二✅期·涟动公园,占地约58.3公顷,包含约8公顷的水系。作为示范项目,以自然向好的设计策略修复城市生态系统,让碧云绿地在建设为一座城市公园的同㊣时,也作为生态基础设施,缓解热岛效应□□□、提高生物多样性,并促进✅地下水的渗透与补给,解决洪水与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,让浦东重新“深呼吸”。
公园已于2020年向市民免费开放,自然向好的规划设计也已初见成效——总体实现了88%的年径流总量控制㊣率□□□□、77,000立方米的雨洪储蓄量,并经过数次强✅降雨事件,验证了海㊣绵城市设施建设对城市防灾减灾起到重大作用。
作为全上海最早按照系统治理思路开展建设的区域之一,该项目荣获了“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性样板工程”,展示了如何通过自然向好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韧性。
近期,项目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行业认可——荣获了2024年IFLA AAPME Awards – 洪水和水资源管理类别荣誉奖(Honorable Mention)!
项目团队通过微地形塑造系统性管理场地径流,并布局一系列“海绵设施”,包括生物洼地□□、雨水花园□□□、蓄水池□□、湿地和湖泊等,总计达3500平方米,不仅实现过滤悬浮微粒以净化水体(✅水质从5级重度污染提升至3级生活用水),亦能收集滞留暴雨径流□□□□、增强径流率控制,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。总体营造为林水复合□□□□、空间开放□□□□、蓝绿交融㊣的㊣河流生态涵养空间。
除此✅之外,湿地系统内本地适生植物所构建的“挺水-浮水-沉水”湿生植被群落体系,包含了芦苇□□、狭叶香蒲等挺水植物,睡莲□□□、浮萍㊣等浮水植物以及矮型苦草□□、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。这些植物在兼具㊣景观效果的同时,赋予水体自净功㊣能,提升湿地生态可持续性。
优质水资源环绕的公园生态环境㊣创造出湿地□□、草坡□□、开阔水域□□□、湖岸及森林等多样㊣的栖息地,成为各类水鸟与生物的理想居所。在空间营造上,我们采用低影响设计手法并尽可能运用低碳□□、本土的材料。
涟动公园种植了近14,000棵树木,其中90%为本土树种,森林覆盖率从8%增加至52%,预计每年可以吸收1500吨的二氧化碳。对于城市而言,能起着改善空气质量□□□□、促进生物✅多样性□□□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提升固碳能力的积✅极作用;对于居民而言,更是享受鸟鸣蝶舞□□、自然之乐的天然氧吧。
与当地学校和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合㊣作,开展设计工作㊣坊。例如于2017年举办的#ChooseLandscape工作坊,与社区儿童共同设计了科普标识牌;
与上海浦东智能管理平台合作,设计交互式屏幕,展示水管理和质量的信息,让公园访客更了解所在环境的治水安全与活力。
碧云绿已经配备完善的步道和慢跑道设施,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。此外,绿地周边将配套完善的商业设施,并与附近的轨㊣交枢纽实现无缝连接,成为周边居民享受自然企业产业报告□□□、运动与便捷生活服务的综合性休闲目的地。
碧云绿地位于上海的城区与郊区之间,往西是繁华的都市□□、往东㊣是自然的原乡。AECOM将此庞大□□、仍在持续建设中的项目,视作修复人□□□□、城市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段旅程。
我们不断思考,以自然向好的规划设计整合低影响开发□□□、水资源管理□□□□、生态系统修复□□□、海绵设施✅构建等目标;我们也尽可能周全地为促进人与自然共荣的活动提供场所;而未来将建成的四期□□□、五期等片区,将以便捷可达的步行系统与TOD商业枢纽□□、浦东体育馆✅轴线相连,构建生活圈内的步行网络。
我们以生态性□□、社区性为项目核心,践行ESG㊣理念,旨在打㊣造一片沁人心脾□□□□、可持续发挥绿色积极影响的 “城市绿肺”。